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毒株,究竟有多恐怖?相信很多人已經通過網絡,或多或少,了解到了一些相關的信息:
1.傳播能力更強,傳染時間更短。
廣州一位市民,同德爾塔變異毒株攜帶者,在沒有任何肢體接觸的情況下,短短14秒鐘,就不幸受到了感染。
該變異毒株,已經被世衛組織,確認為目前幾個“需要關注”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中,傳播能力最強的一種。
△圖片來源于央視中文國際頻道,與本文內容無關。
2.載毒量更大,傳染范圍更多。
這一點,從最近深圳、東莞、廣州、佛山等德爾塔變異毒株的疫情地,多次的全民核酸檢測,就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得到。
2021年6月14日,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團隊,通過研究蘇格蘭的感染病例后發現:“德爾塔”變異毒株感染者的住院風險,要比“阿爾法”變異毒株(英國最早發現)感染者高出1倍。
3.可能存在“免疫逃逸”。
有些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者,其實是有接種過新冠疫苗的,也就是說:就算接種了新冠疫苗,也不排除被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的風險……
△圖片來源于央視新聞頻道,與本文內容無關。
德爾塔變異毒株恐怖如斯,確實讓人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有人可能會問:既然德爾塔變異毒株,可能存在“免疫逃逸”,那么,新冠疫苗,到底還有沒有用?
新冠疫苗,有用!當然有用??!
最起碼,國產疫苗,在現階段,對于新冠肺炎的防疫,還是非常有用的。
首先,對于德爾塔變異毒株而言,國產疫苗還是一個相對比較陌生的事物。
由于國內的新冠疫情控制得比較到位,故此,德爾塔變異毒株,直到近期,才真正入侵到國內。同國產疫苗,德爾塔變異毒株,也是第一次短兵相接。就算存在“免疫逃逸”的可能,至少目前,德爾塔變異毒株,還處于對國產疫苗“路數”摸底的階段。
在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感染者當中,接種國產疫苗的重癥人數,低于未接種國產疫苗的重癥人數,也恰恰說明了這個問題。
也就是說,國產疫苗,對于德爾塔變異毒株,目前還是具有免疫效果的。
其次,接種新冠疫苗,不僅僅是為了防范德爾塔變異毒株。
接種新冠疫苗,最根本的目的,就是預防新冠病毒,而新冠病毒,不只是德爾塔變異毒株一種,還包括其他的毒株。這些毒株,都是需要通過接種新冠疫苗來實現預防的。
如果因為德爾塔變異毒株厲害,而選擇徹底“躺平”,放棄接種新冠疫苗,最后,德爾塔變異毒株沒有感染上,反倒感染了其他新冠毒株,豈不是虧大了?
△圖片來源于中新網,與本文內容無關。
再者,接種新冠疫苗,不僅是在保護自己,更是在保護家人。
“一人感染,全家傳染”,相信大家都不想做這樣的人吧。
其實,德爾塔變異毒株雖然恐怖,但是,還有一種比德爾塔變異毒株更恐怖的東西,那就是:很多人不以為然的防疫意識。
雖然德爾塔變異毒株,已經開始在國內部分地區出現,但還是有很多人,毅然決然地——不戴口罩。
要知道,口罩可是除新冠疫苗之外,最有效的防疫物品,沒有之一。廣州14秒就被德爾塔變異毒株感染的市民,最終被感染的原因之一,就是因為沒有在洗手間戴口罩。
△圖片來源于新京報,與本文內容無關。
當然,有些情況下,我們也確實不好一直戴著口罩,最起碼,吃飯的時候,不可能戴著口罩吧?尤其是在辦公區域吃飯……
對于像吃飯這種,沒辦法戴口罩的防疫死角,我們通常只能采取其他相對折中的手段,例如:分餐制、保持不低于1米的空間距離、對就餐區域進行消殺。
其中,對就餐區域的消殺,目前絕大多數靜態的消殺手段,包括75%醫用酒精擦拭、噴灑84消毒液或過氧乙酸,都無法對空氣中飄散的飛沫進行有效消殺,而這些飄散在空氣中的飛沫,正是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。
△圖片來源于央視網快看,與本文內容無關。
這個時候,像霧素“凈之素”這種霧化消殺手段,就體現出了它的優勢。
通過專用的超聲霧化器,霧素“凈之素”,能夠以1-5μm的微粒形態,對空氣中飄散的飛沫進行動態的捕捉、包裹和消殺。
在英格爾的檢測實驗中,霧素“凈之素”的送檢樣本,對新冠病毒的近親——人類冠狀病毒229E毒株,平均滅活率,達到了99.13%。至于對新冠病毒的滅活數據,霧素“凈之素”還在申請相關的實驗資質。
實際上,除了能夠對飄散在空氣中的飛沫,進行有效消殺之外,草本萃取的霧素“凈之素”,氣味也比較溫和,對人體呼吸道非常友好。除此之外,這種霧化加濕的消殺方式,對于辦公室白領而言,在消殺的同時,也不會顯得特別尷尬。
當然,話說回來,消殺歸消殺,對于德爾塔變異毒株,最有效的預防方式,還是“疫苗+口罩”。
△圖片來源于新華社,與本文內容無關。